April 5, 2025

35-40歲之間。

是學習「不要太把關係當回事」的年紀。

把自己的元氣與生活調整好,為下半輩子能讓自己快樂的因素種種子。


「關係」裡需要你去忙的,理解自己為何而忙,理解自己為了哪部分的自己而忙。

40歲以後的女人要是發出溫柔的光,不是因為閱歷呀,是因為掙扎與重生過。


接受與面對不完美,是因為「不完美的人事物」,讓我們有機會成長為「更接近完美的自己」。

跳脫受害者思維。

這真的很棒。

大部分人都沒有辦法跳脫受害者思維,這是很正常的事。

所以這需要被鍛鍊。


不是一定要變強。我們被迫變強,因為我們不想再受傷了。

或許我可以嘗試一下,是不是跳脫受害者思維,就可以不再受害了呢。

March 23, 2025

看到一篇文。

接受命運的安排,包容自己。

這世界紛紛擾擾,但是本質是自己一個人內心的世界,是自己選擇怎麼看待這個世界。

我們都是來經歷的。

自己得往自己內心深處尋求一份安穩。

你對我也選擇其一就好了。

我們並非可以無話不談,但是你很好的詮釋了爸爸的角色。

對老公的期待,跟對孩子的爸爸的期待,跟對拍檔的期待不一樣。

沒有人是完美的,選擇其一就好了。

很多話都無法對你說。

因為在嘗試理解我的感受之前,你就已經先受傷,認為我沒有看見你的付出,再以表示無法理解來結尾。

該長大了。

我很想要從新變回一個小孩,因為小孩可以安心地被人疼著。

到底是為什麼不能再安心地被人疼著呢。


我想是因為自己無法感覺安心,也沒有一個可以讓我感覺安心的人在身邊吧。

是我太貪心卻能力不足對嗎。


兩個人的時候想貪心,覺得總是得有目標。

一個人的時候貪心不了,讓自己跟小孩活好就好。

March 16, 2025

無法重來的遊戲。

如果人生是一場遊戲,越強的玩家遇見的大boss就越多的話。

我應該要跟應該會怎麼玩下去呢。

March 2, 2025

刀槍不入。

我希望自己能夠刀槍不入,才能夠在必要的時候,保護好自己與孩子們。

到底要經過多少事情才能夠刀槍不入呢。


要是能夠當一個不懂世事的小女孩,多好。我也不是想變強,但是想要保護比我還弱的人,那些我不想拋棄的人,我別無選擇。


但是我真的可以刀槍不入嗎。


我也希望可以相信最美好的事情。簡單的就好,不要想太多。但是所有的小細節,每個人一點點的感受總加起來,都在說著「事情不簡單呀」。


從以前到現在,我一直對未來充滿了好奇。要是現在的我回到十年前,或許會選擇不結婚吧。

February 9, 2025

至少得是一個演員。

談戀愛的時候,你需要一個相愛的對象,一個可以讓你開心的人。

在婚姻裡,你需要一個能夠把父親跟老公這個角色演好的人。

February 4, 2025

沒完的功課。

這世界有很多的善意,也有很多的惡意。我們把自己想了一個遍,然後學習感恩與承受。

也有被善意包裹起來的惡意,或是看似惡意的善意。

自己的行為,與他人的行為,都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功課之一。

February 2, 2025

自己的陽光自己掙。

有時候需要承認自己脆弱,越是脆弱越是站不穩,越是懷念溫暖的懷抱。

別衝動啊,別老是為衝動而付出代價。

你能夠做的只是不斷地變強再變強,變得更優秀更獨立也更有照顧人的能力。自己的陽光自己掙,別老是蹭別人的陽光。


我也只能努力生長,因為你,或者從前的你在從前的時候,不再能當我的陽光。


我居然花了38個年華才懂得。很多人,前半生都是用來跌倒的。

我也跌得差不多夠慘了,希望這是谷底了。


感情裡細膩的柔軟的部分,藏著從前,最不顧一切的愛,那些年華,還有那些回憶。還是偶爾會想你,想你好的時候,雖然知道自己也接受不了你不好的時候。

我想起「往後餘生」。

往後餘生,自己的陽光自己掙。

January 31, 2025

只是剛好。

我曾經很愛你,愛得足以與世界抗衡,愛得就算你不夠愛我也沒有關係。我不需要你眼裡只有我,甚至也不需要你對著我大笑。

你也曾經愛我,這就是你愛人的方式。只是我過了好久以後才懂你的愛,還有你的傷。


我們只是,希望在對方身上看見的那一點小東西,剛好不是對方能給的。

我也給不了你想要的細心與關注,說什麼愛呢,明明就是愛孩子比較多。

也或許是那個很愛你的我,在發現我愛上的是我「以為」的你的那一刻,就已經消失了。

就這樣剩下的故事不斷偏離,也算是想當然爾。

January 26, 2025

我知道的。

應該很多人在決定離婚後常常感覺困惑吧。

應該這樣嗎?他說的是真的嗎?我該不該這樣?事情真的能有轉機嗎?我是不是不好?

一方面又說服自己。

都已經是這樣了。不可能的。算了啦。不要心軟了。


離婚帶來的情緒拉扯,調整適應,各種累,真的需要被持續幫助。要不然自己可能會消耗很久。

January 13, 2025

於是我們偏離得越來越遠。

遇上了你,必定是當時的我太急於逃離。我們撞了個滿懷,各取所需,在很短的時間內其實就理解了這是一種暫時性的關係。但是我們從小被教育,在理智以外,仍舊抱有對happily ever and after的期望。

January 5, 2025

情債與一身輕。

星期六玉米不再有繪畫課,看家裡好像沒人,獨自帶玉米出門了以後想起忘了帶東西。囑咐玉米在門口等我,走下黑色大理石階梯,看見老公從另一個角落出現。「原來他昨晚睡那裡啊!」我想。聽見玉米叫我的聲音,奇怪難道是從下水道傳過來嗎,我對著下水道口回應了一下「妳聽到嗎?」我問。

我們站在草地上,旁邊一棵樹下坐著三位中年男子。「我不喜歡把妝畫得很濃的,這樣淡淡也好看。」「有時候需要遮掉一些不好看的地方妝就濃了。」我往他們的方向一看,好像是殯葬業者,偷睨了一眼,竟然在他們手機的屏幕裏看見了自己!

我慌忙擁抱身邊的玉米,玉米說「媽咪站在這裡。」她指了一下我腳下站著的草,繼續說「你看這些草在動,一定是媽咪站在這裡所以草動。」我往下看,似乎風吹所以草動了,我死了?

玉米跟著老公走掉了。她看起來並沒有什麼情緒,比我想像中好多了。我看著現任老公的背影,傷害與恨都不見了。人死了,只剩下愛著與愛過的記憶。


搭捷運的時候跟朋友提及這場夢,她說通常現實與夢境是相反的。我查了一下解夢的,說是放下過去從新開始新的生活的意思。

忽然開始覺得解夢挺有趣。

其實,死亡可能也挺有趣的。感覺像是經過了人生這一場考試以後,無論成績好壞,只剩下愛,還有輕。